• Screenshot 2025-01-23 150958
  • Screenshot 2025-01-23 150932
  • Screenshot 2025-01-23 150938
  • Screenshot 2025-01-23 150944
  • Screenshot 2025-01-23 150950
1/5

不上班咖啡馆(《拆掉思维里的墙》古典新作!在工位上原地重生,迎来人生觉醒时刻!)

Regular price
RM 39.00
Regular price
RM 0.00
Sale price
RM 39.00


编辑推荐

《拆掉思维里的墙》《跃迁》作者古典新作!暌违7年,个人感悟和思想精华集结。

4个故事就是4场价值百万的职业咨询!4位职场人偶然走进了“不上班咖啡馆”,在和店长胖子的一次次对话中,找到了人生和职业的新方向。

职业成长版《解忧杂货铺》!4个温暖动人的故事,12张总结干货的“觉醒卡”,把职业成长方法融入到好读的故事中,没有说教,只有动人的故事,成长干货再也不枯燥。

写给27-35岁职场人的觉醒之书!如果你——

工作了三五年,却对职业感到迷茫,有辞职、转行的想法,却无从下手;

是面临生育和事业矛盾的女性职业者,或是想追寻独立事业的全职妈妈;

正在面临中年危机、职业瓶颈,迫于经济压力不敢离职,感到迷茫、压力大;

已经失业、面临裁员或渴望开启自由职业……

翻开这本书,你能找到热爱和优势所向,重燃对生活的热情,找到职业和人生的新出路。


正文双色印刷,图文结合,带来沉浸式的故事体验,你会看到自己的影子,并学着活出自己的故事。

俞敏洪、陈海贤、贾行家倾情作序。吴军、薛兆丰、脱不花、李筱懿、李一诺、李松蔚真诚推荐。




内容简介

今天,上班意义何在? 我们一边用这么便宜的价格卖掉自己,一边又恐惧失去这份工作。而我们明明还有那么多热爱和有生命力的事可以做!


谋求转行的职场新人小明、找不到价值感的全职妈妈木子、30+面临被裁员的大厂码农王鹏、受够给人打工的自由职业者天蓝……他们偶然走进一家下班后才能看见的咖啡馆,热心的店主胖子送上咖啡,在一次次的对谈里觉醒认知,看见人生和职业的新可能。“上班这件事,要追不要逃,重要的不是不想要什么,而是搞明白自己想要什么。”


难转行、被裁员、低回报、高内耗,解决4类典型职业困境,收获12个价值百万的破局思路,帮你离开工位想问题、迎来人生觉醒时刻!




作者简介

古典

个人发展专家

已出版作品《拆掉思维里的墙》《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》《跃迁》等

得到App《超级个体》专栏主理人

人社部青年就业创业导师

ACCA(国际注册会计师)智库专家

新精英生涯创始人


精彩书评

古典老师的《不上班咖啡馆》一书出版得非常及时,它是帮助大家解决当下大问题的好书。在过去社会高速发展时,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努力往前奔跑,都在比看谁跑得快,每天跑得时间长。但是几十年跑下来,大部分人不仅没有到达自己的目的地,反而失去了自我。这是今天几乎每一个人都有的困惑。古典老师的这本新书,不仅分析和解释了这种困惑的原因,而且给出了非常具体,有很强实操性的解决办法。作者把我们需要了解的当代社会和职场的道理,总结为简单的公式;把实操方法,变成几张非常简明的“觉醒卡”。同时,作者配上了很多有趣的案例,帮助大家理解。相信读者朋友读完这本书并且细细体会了其中的内容之后,能够找回自我,事半功倍,快速进步。


——硅谷投资人 作家 吴军



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无数次想起《深夜食堂》,仿佛一位花臂大哥就着一瓶冰啤酒在给我讲故事,阅读体验十分轻盈愉悦。在迷茫和纠结中的年轻人,在暗夜里闯进那个亮着灯的角落,被温暖、被点亮、被整理、被激发,然后出门、上路、加速。很多年以后,也许他们早已走得很远很远,但是我相信,读过这本书的人,在心里总会亮着一盏灯。读完这本书,整个人都变亮了。


——得到APP 联合创始人 脱不花



人的区别不算大,但所处的位置不同,收益的差距就很大。每个人都要把自己放对位置,才能实现自身收益的跃升。如何才能为自己找对位置?古典老师用四则故事,给出了他的答案。书里有句话:“没趋势,收益不高,没优势,收益不长。”我认为是本书的点睛之笔。


——经济学者 薛兆丰



职场里能不能做自己?古典让我坚定自己的信念:能!


成熟是什么?不是逐渐变得油滑世故,掌握很多生存技巧;成熟,或许是让自己舒服,也不让别人难受。


单纯是什么?不是懵懂无知;单纯,可能是什么都懂,却依然保持天真。


《不上班咖啡馆》就是这样:既成熟,又单纯。多好的状态!


——作家 李筱懿



大部分职场妈妈的真实困境是:要同时成为有魅力的伴侣、高效强大的职场人和无微不至的妈妈,在我看来,这无异于精神分裂,而自己只是个绝望的演员。很惊喜古典在这本书里,看见全职妈妈的困境,还提出了方案——在这场看似无解的割裂里,我可以让重要的角色先走;可以借假修真,把养娃当做职场技能修炼场;可以随时跳出不喜欢的角色,做不完美主义者;甚至,我实在不喜欢此刻的一切,还可以重新设计自己的人生——原来,我们可以是自己人生的导演。


——《力量从哪里来》作者 一土教育创始人 李一诺



这本书制造了一个空间,每一个被确定性和无意义裹挟的现代人都需要这样的空间,在确定的职业之外,获得一种弹性,一些允许,一点冒险的新奇感,一种成为自我的可能性。愿每一个读到这本书的人,都可以享受一杯咖啡的时间,好好跟自己聊聊。


——知名心理咨询师 李松蔚